Skip to main content

屏幕與痕跡

「觀察靜物,如觀察桌子上的杯子,瓶子,和觀察會動的屏幕,是不一樣的。靜物「在」時間中。這也是「靜」字的本來含義,即歸其所屬(歸根曰靜)。屏幕作為工具雖然也在時間中,它呈現的內容卻不「在」時間中,映像憑藉自身移動的韻律而存在,僅以此存在。它脫離於物。時間成為了非時間的載體。觀察者無意識地被隔絕了。」

Published onMay 24, 2020
屏幕與痕跡
·
key-enterThis Pub is a Supplement to
思考,在數字媒介中
思考,在數字媒介中
Description

「關閉屏幕,窗外的陽光傾泄到桌面,瀰漫至黑色鏡面,映出面龐。我們在數字媒介中。意識隨目光由鏡像回歸真實世界中的自身,觸發好奇。思考隨之而來。」

在線閱讀

離線閱讀

PDF 格式,適合蘋果移動設備(iOS)以及所有桌面設備:

PNG 圖片格式,適合所有移動設備:

關於

數字時代日益加劇,人的生存空間也因而在無形中被縮減,代之以效率化、功能化的數據交換。思想與文藝作為社會生活最重要之形式,逐漸失去了現實的基本。為了在這不期然的境況下讓純粹的精神活動仍能得以表達,我們決定創立 WūJīMāChā Essay+。題材、媒介、傾向,俱不設限,但以純文學及其批評、純思想性作品及其批評為主。

爲配合文章內容,我們推出「縱書卷軸」排版設計。全部內容均遵循共享創意署名 4.0 國際版權協議(CC BY 4.0)

我們相信如今和過往一樣,人依然需要以心靈本身來回應這個時代所涵攝的困惑,以及隱蔽的動盪。

謹此

WūJīMāChā Essay+ 編輯組

評論、反饋和投稿

歡迎通過郵件和我們分享您的評論(請註明針對的文章篇目):[email protected]。我們會選擇其中一些內容,刊登在下一期「讀者專欄」中。其它任何反饋,歡迎發送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我們也非常歡迎您的投稿!具體稿件内容、方法和須知請轉至此處

訂閱

轉至此處查看所有訂閱 WūJīMāChā Essay+, Podcast 以及更多項目內容更新的方法。

捐助

如果您喜歡讀到的內容,並認同我們的做事風格,請您考慮通過捐助幫助我們得以良性運轉。

Connections
1 of 2
Another Supplement to 思考,在數字媒介中
論身體的整體感知
論身體的整體感知
Description

「數字時代極令人擔憂的一點是人的肉體感知的喪失。感知,並非意識對局部肌肉群的控制,而是指整體的感受能力,它的來源與意識不同。電子設備的通訊,商業界的告示牌,以及種種以「陳列」為形式的場所,它們潛移默化地分散了人們凝視的方位,影響着肉體。凝視通過雙眼,而無關乎視力。傾聽的時候,雙眼依然在場。人無時無刻不處於凝視的狀態中。恍惚僅是極分散的凝視而已。」

Another Supplement to 思考,在數字媒介中
[21E09] 被一分爲二的身體:桌子的意味
Description

「(人體)形態會約束思想內容。」桌子,作爲傢俱的一種,是更貼合人體尺度的時空結構。它與傳統的「建築空間」同等重要。當我們隔着桌子坐下交流時,不論是傾聽者還是表達者,身體都被桌子一分爲二。這意味著什麼?

Comments
3
?
Haoruo Z:

读到“真實要更自由,更深邃……”和之前的一些想法连上了,发现这种真实和心中的安静的连接,而只有在专注中才能听到这“静”里的声音和看到自由的方向。

不久前写下文字时,桌上妈妈从路边带回的野花从含苞,到开放,到枯萎,写下文字的墨迹好像也变了颜色,那些文字让我看到纸和墨里的生命,和花,指尖,还有心连在一起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用鍵盤打出的文字,是否也作為鍵盤的延伸而存在?這個類比好像有問題。因為從鍵盤到屏幕上的像素,又隔了好幾層。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e.g. 互聯網所構成的機械「共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