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德里西北郊拾起石靈,牠們見證風土變遷;同石匠傾談,回溯過去,紬繹事物內蕊之意涵。我們嘗試紀錄與重現飄颻的建築傳統——幾近消逝的乾砌石工藝。
獲得更易讀的 PDF 文檔,爲實體打印準備。
聆聽編輯本人錄製的北京腔語音旁白。
幫助 WūJīMāChā 成爲一個獨立且可持續的社區。
⁂
「石頭!就我說,不用牠就沒辦法造出好建築。石頭不只一種,對嗎?但我覺得上佳的花崗岩,是再好不過的建築材料了。」
——菲臘・摩厘奴(Felipe Moreno),奧約–德曼薩納雷斯(Hoyo de Manzanares)的石匠
在地舊識通常藉由民族誌和民俗節日等途徑得以存續,而口述建築傳統卻很難得到適恰評判。人們易於忽略建築業者傳承與堅持的活學問,似乎遺留下來的實物足夠顯明箇中奧妙。
傳統乾砌石結構,由堅硬的原石砌成,不用砂漿。這門古老工藝見於各異景觀,用及各種石材,獨具一格。從粗面牆到莊園,塑造着一方風土。工藝復原應是地景保育之要點。此外,無砂漿黏合縫隙,石頭因而可再利用;動植物棲息其間,物種豐沛,生態和諧。
本文旨在分享西班牙中部小鎮奧約–德曼薩納雷斯(Hoyo de Manzanares)的集中研究及其方法與成果,此鎮自一九八七年,傳統建築法日漸式微。
小鎮位於瓜達拉馬山脈片支,距離馬德里約四十公里。直至七〇年代,住民以種植大麥、飼養牲畜爲業。大量建造乾砌石牆也是生活日常。
我們首先採訪在地採石工人和石匠(平均年齡超過八十歲),將訪稿同市立檔案館館藏文件交叉比對,從中勾勒過去的建築方案。
憑藉受訪者提供訊息,我們得以定位過去幾個世紀的大型採石場。其中數間曾向上世紀的馬德里奇觀建築輸送石材。修復雅典衞城的石頭,同一間採石場承運至今。馬德里舊式建築需要修補時,藉此資訊便能確認從何處尋得匹配的石材。
一位石匠十四歲便學會切割,他講到當時情景,兩個領班帶頭三隊匠人分別對石頭進行劈鑿、塑形、砌建作業。他回憶起用杜松樹材削成木楔、用來分離石塊的場景——木楔藉火烘乾,置諸石隙,灑水浸溼。木楔逐漸膨脹,撐開石頭。後來由鐵替代。
小鎮雖距都會不遠,石匠卻用較爲原始的方法將石頭搬運到腳手架上,讓人印象深刻。兩人扶着類似擔架的工具,將石頭搬上去,就像古時候用吊牀抬運病人那樣。這與西班牙別處用簡易滑輪吊物的做法相異,儘管使用同種石頭。
一旦採掘並粗略塑形,石頭便是圍牆、避免牲畜汙染水井的圍欄、住屋的多用途材料。傳統工藝的退場導致牆壁修復不當,持續曝露而受損,值得留意。
二〇〇五年,市民大會決議出一份追溯石構房屋的簡單目錄,饒有風趣。遺憾之處是目錄未區別乾砌石、砂漿構造;同時也缺乏記錄蜂巢式圍欄,牠們令觀客着迷而流連。收錄其中的部分建築保護不善,不少已然絕跡。曾有二百四十三處,現在僅剩兩百處。不到二十年時間,消失近兩成。
住屋、大型糧倉這類老式建築經旬累月,變化巨大。其設計不大適應現代需求。以下幾張相片展示一座十八世紀莊園,由住屋、糧倉構成。將其二〇〇五年完好狀態同當下比較。
消失令人扼腕,於是我們嘗試紀錄餘存建築,爬櫛惟有佇留住民印象中的磚石痕跡,不然連這些記憶也會愈漸濁黃,消褪無影。
石匠描述住屋的共同特徵(類型)時,特意將戰前戰後的情況細微區分。這一點似乎意味着,因西班牙內戰(一九三六~九)建造技術發生革新。
一間大室位於老式「類型」住屋中心,臥室、廚房不設窗戶。與多數傳統住宅不同,其佈局未考慮自然光射入方向。但無論鎮上房屋如何朝向,南坡咸可確保充足陽光。這種佈局類同洞穴,少量空氣循環便可維持內部溫度。
兩層乾砌結構組成牆壁,外層接縫用泥土封接。牆壁之間形成隔熱空氣腔室。完整的杜松樹幹撐起屋頂框架,上面鋪滿灌木枝和黏土瓦。
杜松耐腐,其長度卻將牆壁間跨度限制在三米內。房屋很少蓋到兩層。其中一些住屋額外用芦苇裝飾房頂,下面儲藏輕型物件。煙囪直豎火爐上方,排煙卻不防雨。石匠回憶,斜雨滲進煙囪,墜入滾燙油鍋,水花迸濺。地板自然是積滿稀泥。
戰後房屋以中央磚牆爲特色,房間在走廊兩側。窗戶數量增加。現代(法式)煙囪取代了垂直連通的壁爐。
據圖紙檔案與石匠複述,我們重現了一些住屋佈局。幾處十八世紀建築羣已被拆除。一八六〇年小鎮地圖上留有其蹤跡。
上圖的建築羣包含三棟房屋,其中兩棟附帶糧倉。大跨度牆體中巧妙插入短樑木。早期,周圍尚還環繞着大樹,施工就地取材。右邊的連棟依循地形而築,是老式結構(以下簡稱類型一),隔壁房屋雖無中央磚砌的脊樑,設計則更爲摩登(類型二)。如今這些建築不復存在,只能透過殘存的平面圖紙一瞥昔日熱鬧。
雖無法確認類型一的構想與起源,但根據當時文獻記載,牠一八六〇年便屹立於此。選址暗示其年代久遠。
相片中與類型一完全匹配的住屋,向外延伸一口土窯。其佈局恰到好處,既方便將牛車裝載的乾草吊上閣樓,又能讓牛羣從中穿過,不至推倒房屋。值得留意的是,據考證,這口別緻的土窯自十九世紀以來持續閒置,幾代人皆未使用。相片中襁褓裏的孩童出生此地,長大後成爲名匠;房屋外牆髹上白漆的風潮,是四〇年代農場消毒運動的產物,但持續時間短暫,前後都未見類似做法。七〇年代牠不幸被拆毀。
住屋設有開放式庭院,將豬圈同雞舍隔開以免擾民。正中房間符合「類型一」特點。右邊鄰舍則摹倣「類型二」設計並有所改良,同時設有走廊。窗戶不多,設計因此不受採光限制,便能因地形地勢靈活選址,從而節省磚石。庭院向街道敞開。
這一處住屋也展示了乾砌石工藝的弊病,須不斷擴建以維持牆體穩定。完全依賴石頭間相互擠壓達到脆弱的平衡,任何細微干擾極爲可能讓整面牆壁倒塌。
通過在地遺產團體艾爾龐德拉文化協會(Asociación Cultural El Ponderal),我們與石匠菲臘・摩厘奴(Felipe Moreno)、荷些・絳沙利士(José González)和于羅希俄・山士(Eulogio Sanz)取得聯繫。他們毫無保留分享智識,衷心感謝。
願本文傳達:愛好家即使無資金支援,也能夠回溯過去,紬繹事物內蕊之意涵。情熱而始,心手相應,撥開濃霧,便可發現採石場遺址與無名的住屋結構,對彌留的工藝傳統及時保育。地域風貌從集體記憶中消失之前,願更多同好得以開展復原專案。我希望這篇微小的紀實文章,至少能鼓勵一位讀者躬身探尋周遭的建築遺珠!
編輯:王子正
翻譯:Toto
圖像處理:Enokone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