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德里西北郊拾起石灵,牠们见证风土变迁;同石匠倾谈,回溯过去,䌷绎事物内蕊之意涵。我们尝试纪录与重现飘飖的建筑传统——几近消逝的乾砌石工艺。
获得更易读的 PDF 文档,为实体打印准备。
聆听编辑本人录制的北京腔语音旁白。
帮助 WūJīMāChā 成为一个独立且可持续的社区
⁂
「石头!就我说,不用牠就没办法造出好建筑。石头不只一种,对吗?但我觉得上佳的花岗岩,是再好不过的建筑材料了。」
——菲臘・摩厘努(Felipe Moreno),奥约–德曼萨纳雷斯(Hoyo de Manzanares)的石匠
在地旧识通常借由民族誌和民俗节日等途径得以存续,而口述建筑传统却很难得到适恰评判。人们易於忽略建筑业者传承与坚持的活学问,似乎遗留下来的实物足够显明箇中奥妙。
传统乾砌石结构,由坚硬的原石砌成,不用砂浆。这门古老工艺见於各异景观,用及各种石材,独具一格。从粗面牆到庄园,塑造着一方风土。工艺復原应是地景保育之要点。此外,无砂浆黏合缝隙,石头因而可再利用;动植物栖息其间,物种丰沛,生态和谐。
本文旨在分享西班牙中部小镇奥约–德曼萨纳雷斯(Hoyo de Manzanares)的集中研究及其方法与成果,此镇自一九八七年,传统建筑法日渐式微。
小镇位於瓜达拉马山脉片支,距離马德里约四十公里。直至七〇年代,住民以种植大麦、饲养牲畜为业。大量建造乾砌石牆也是生活日常。
我们首先採访在地採石工人和石匠(平均年龄超过八十岁),将访稿同市立档案馆馆藏文件交叉比对,从中勾勒过去的建筑方案。
凭借受访者提供讯息,我们得以定位过去幾个世纪的大型採石场。其中数间曾向上世纪的马德里奇观建筑输送石材。修復雅典卫城的石头,同一间採石场承运至今。马德里旧式建筑需要修补时,借此资讯便能确认从何处寻得匹配的石材。
一位石匠十四岁便学会切割,他讲到当时情景,两个领班带头三队匠人分别对石头进行劈凿、塑形、砌建作业。他回忆起用杜松树材削成木楔、用来分離石块的场景——木楔借火烘乾,置诸石隙,洒水浸湿。木楔逐渐膨胀,撑开石头。後来由铁替代。
小镇虽距都会不远,石匠却用较为原始的方法将石头搬运到脚手架上,让人印象深刻。两人扶着类似擔架的工具,将石头搬上去,就像古时候用吊床抬运病人那样。这与西班牙别处用简易滑轮吊物的做法相异,儘管使用同种石头。
一旦採掘并粗略塑形,石头便是围牆、避免牲畜污染水井的围栏、住屋的多用途材料。传统工艺的退场导致牆壁修復不当,持续曝露而受损,值得留意。
二〇〇五年,市民大会决议出一份追溯石构房屋的简单目录,饶有风趣。遗憾之处是目录未区别乾砌石、砂浆构造;同时也缺乏记录蜂巢式围栏,牠们令观客着迷而流连。收录其中的部分建筑保护不善,不少已然绝跡。曾有二百四十三处,现在仅剩两百处。不到二十年时间,消失近两成。
住屋、大型粮仓这类老式建筑经旬累月,变化巨大。其设计不大适应现代需求。以下幾张相片展示一座十八世纪庄园,由住屋、粮仓构成。将其二〇〇五年完好状态同当下比较。
消失令人扼腕,於是我们尝试纪录馀存建筑,爬栉惟有伫留住民印象中的砖石痕跡,不然连这些记忆也会愈渐浊黄,消褪无影。
石匠描述住屋的共同特徵(类型)时,特意将战前战後的情况细微区分。这一点似乎意味着,因西班牙内战(一九三六~九)建造技术發生革新。
一间大室位於老式「类型」住屋中心,卧室、厨房不设窗户。与多数传统住宅不同,其佈局未考虑自然光射入方向。但无论镇上房屋如何朝向,南坡咸可确保充足阳光。这种佈局类同洞穴,少量空气循环便可维持内部温度。
两层乾砌结构组成牆壁,外层接缝用泥土封接。牆壁之间形成隔热空气腔室。完整的杜松树幹撑起屋顶框架,上面铺满灌木枝和黏土瓦。
杜松耐腐,其长度却将牆壁间跨度限制在三米内。房屋很少盖到两层。其中一些住屋额外用芦苇装饰房顶,下面储藏轻型物件。烟囱直竖火炉上方,排烟却不防雨。石匠回忆,斜雨渗进烟囱,坠入滚烫油锅,水花迸溅。地板自然是积满稀泥。
战後房屋以中央砖牆为特色,房间在走廊两侧。窗户数量增加。现代(法式)烟囱取代了垂直连通的壁炉。
据图纸档案与石匠複述,我们重现了一些住屋佈局。幾处十八世纪建筑群已被拆除。一八六〇年小镇地图上留有其踪跡。
上图的建筑群包含三栋房屋,其中两栋附带粮仓。大跨度牆体中巧妙插入短樑木。早期,周围尚还环绕着大树,施工就地取材。右边的连栋依循地形而筑,是老式结构(以下简称类型一),隔壁房屋虽无中央砖砌的脊樑,设计则更为摩登(类型二)。如今这些建筑不復存在,只能透过残存的平面图纸一瞥昔日热鬧。
虽无法确认类型一的构想与起源,但根据当时文献记载,牠一八六〇年便屹立於此。选址暗示其年代久远。
相片中与类型一完全匹配的住屋,向外延伸一口土窑。其佈局恰到好处,既方便将牛车装载的乾草吊上阁楼,又能让牛群从中穿过,不至推倒房屋。值得留意的是,据考证,这口别緻的土窑自十九世纪以来持续闲置,幾代人皆未使用。相片中襁褓裏的孩童出生此地,长大後成为名匠;房屋外牆髹上白漆的风潮,是四〇年代农场消毒运动的产物,但持续时间短暂,前後都未见类似做法。七〇年代牠不幸被拆毁。
住屋设有开放式庭院,将猪圈同鸡舍隔开以免扰民。正中房间符合「类型一」特点。右边邻舍则摹倣「类型二」设计并有所改良,同时设有走廊。窗户不多,设计因此不受採光限制,便能因地形地势灵活选址,从而节省砖石。庭院向街道敞开。
这一处住屋也展示了乾砌石工艺的弊病,须不断扩建以维持牆体稳定。完全依赖石头间相互挤压达到脆弱的平衡,任何细微干扰极为可能让整面牆壁倒塌。
通过在地遗产团体艾尔庞德拉文化协会(Asociación Cultural El Ponderal),我们与石匠菲臘・摩厘努(Felipe Moreno)、荷些・绛沙利士(José González)和于罗希俄・山士(Eulogio Sanz)取得联系。他们毫无保留分享智识,衷心感谢。
愿本文传达:爱好家即使无资金支援,仍能够回溯过去,䌷绎事物内蕊之意涵。情热而始,心手相应,拨开浓雾,便可發现採石场遗址与无名的住屋结构,对弥留的工艺传统及时保育。地域风貌从集体记忆中消失之前,愿更多同好得以开展復原专案。我希望这篇微小的纪实文章,至少能鼓励一位读者躬身探寻周遭的建筑遗珠!
编辑:王子正
翻译:Toto
图片制作:Enokone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