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WūJīMāChā
Search
Dashboard
caret-down
Login
Login or Signup
Home
Podcast
Essay+
caret-down
Project
Donate & Contribute
Life & Work
Tag
Created Jul 01, 2020
[20E12] 听众回应:“腾讯活到了我能接受它的时代”
by
Qin LIN
and
Dandirion
D
Published: Apr 16, 2020
一直拒绝用微信的 Dandirion 有一天和林檎说,他发现自己开始接纳腾讯了。
[20E20] 去你媽的「世界觀」
by
Jinglong Yang
and
Zizheng Wang
JY
Published: Nov 29, 2020
[20E17] 创作中的真诚
by
Qin LIN
and
Zizheng Wang
Published: Jun 25, 2020
林檎对写作有一些困惑:按照套路精心设计写作中的每一个转折,是不是就像互联网公司精心设计用户体验,从而让他们沉迷一样?
[20E5] 公共空間:「瞭望台」的現實對應
by
Qin LIN
and
Zizheng Wang
Published: Feb 20, 2020
林檎突然對一些對話內容是否應該出現在「WūJīMāChā瞭望台」中產生了猶豫。於是和 Zizheng 重新鞏固了一下「瞭望台」的初衷——通過記錄朋友間的對話推動思考和行動。而當无意间將節目類比到現實世界之後,他们发现这件事情竟可以成為再造現實公共空間尝试的第一步。
[20E3] 元宵節特輯:"We Walk Digitally!"
by
Qin LIN
,
Jinglong Yang
, and
Zizheng Wang
JY
Published: Feb 07, 2020
「一個 digital art 是永遠不能有 title 的!」
[20E7] 屏幕阅读的迷思
by
Qin LIN
and
Zizheng Wang
Published: Mar 05, 2020
什么东西适合在屏幕上读?杂志和 newsletter 的差别是什么?
[20E9] 沒有信號的房間
by
Danchen Zhang
,
Jinglong Yang
,
Qin LIN
, and
Zizheng Wang
DZ
JY
Published: Mar 26, 2020
Zizheng 無意間和朋友們談起網站的各種設計細節——這些細節微妙地黏住用戶,并导致后者喪失主動選擇的能力,進而形成被動接受的習慣。而隨著更多的線上習慣悄悄瀰漫開來,線下行為逐漸被其反噬。
[20E10] 夜壺,露出窗外!廁所,何處安置?
by
Danchen Zhang
,
Jinglong Yang
,
Qin LIN
, and
Zizheng Wang
DZ
JY
Published: Apr 02, 2020
上海舊樓居民用夜壺表達不滿情緒。 思考:將器物(夜壺)賦予意義。反之,空間感知亦可左右語言表達可能性。 延伸問題:廁所,作為必要的排泄場所,是否需要與其它精神性空間保持適當距離?
[21E06] 特輯:In Memory of Ms. Lise van Boxel
by
Zizheng Wang
and
Jinglong Yang
JY
Published: Apr 30, 2021
This special episode is dedicated to Ms. Lise van Boxel. As we traced back in memory her teachings and personal qualities, we found that intellectual heritage came in a form distinct from the intellect, and life was breathed at moments unnoticed.
[21E11] 工業「調味」,食物「風味」
by
Zizheng Wang
and
Yueeie Liu
YL
Published: Aug 12, 2021
工業精加工食品所生成的單一味道入侵味覺,使其变得麻木。而麻木則意味著無法專註於當下的覺知,以至於當蘊含豐富「風味 」的食物出現在面前,也很難品嘗,回味。麻木的味覺只能再次去尋找單一的(膩)味道。周而復始。食物烹飪和建築設計面臨相同的關於「人」的問題。
Connections
Supplements (1):
Jinglong Yang
& 1 other
[22E02] Essay+ 「縱書卷軸」排版誕生始末
by
Qin LIN
,
Jinglong Yang
,
eno
,
Junshi Tô
,
Zizheng Wang
, and
Yueeie Liu
JY
E
YL
Published: Feb 11, 2022
爲何 WūJīMāChā Essay+ 中文版 要做正體豎排的電子雜誌?這個決定究竟是怎麼來的?編輯組首次相聚,一起回顧了「縱書卷軸」排版的誕生過程,以及團隊成員之間關於設計上的取捨。
[22E05] 「外立面色彩設計導則」
JY
Published: May 15, 2022
「你難道不覺得有一股力量在使一切變得模糊,曖昧,一種精神上的俄狄浦斯現象在廣泛發生?俄狄浦斯弒父娶母,受到懲罰,是因為他模糊了代與代的界限,讓生變得無力。上一代人吞噬了下一代,下一代回溯到上一代。這裏有些太晦澀的不能付諸言辭的東西,太不起眼的灰色,太無意義的苦難。我無法同情,只好冷眼而旁觀著……為什麼不願讓年輕人走,放他們生路呢。」 「是啊,為什麼?」「因為恐懼吧。」「什麼樣的恐懼?」 「對自身的無力的恐懼。無力再真實地表達任何含義。」
[22E06] 振動:樹枝生長、人體排列、詞彙發音
JY
Published: Aug 14, 2022
某種振動或許左右了樹木的形態。「物」的終極形態。希臘立柱和人體寫生。人類語言詞彙由來的猜測。「亞當」和「Om」同源。諸如此類物理現象,都是關於世界的知識。它們被宗教所提及,但它們不屬於宗教。
[22E07] 筆記整理軟件、偵探線索屋
E
Published: Sep 03, 2022
筆記整理軟件的交互默認在電子設備上完成,這意味着它們或許永遠無法滿足始於紙筆的思考過程的需求。而那些在整理軟件中可以實現的整理和呈現方式,在現實中均有對應——好似一間偵探線索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