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WūJīMāChā
Search
Dashboard
caret-down
Login or Signup
Home
The Ephemeral (Coming Soon)
Essay
Podcast
Architectural Observation
Tag
Created Jul 01, 2020
[21E01] 视觉主导,感官平衡,主動參與
by
Jinglong Yang
and
Zizheng Wang
JY
ZW
Published: Jan 10, 2021
「就比如說有些專業叫視覺傳達,但你從來沒有聽說過一個專業叫聲音傳達的。」 西方思維由於至少從古希臘開始就以視覺作為感官主導,加之疫情期間出於健康原因對觸覺的限制,導致如今都市生活中人體感官運用極度不平衡。這或許間接能夠解釋為何「食物」和「性愛」會受到重視。 而「平衡運用感官對人類是有益的」這個判斷的前提是,個體主動參與而非被動接受
[20E21.3] 凝視點:閱讀和畫展
by
Jinglong Yang
and
Zizheng Wang
JY
ZW
Published: Dec 21, 2020
西方文本的凝視點似乎在字裡行間,需要通過與文本面對面,持續的專注獲得。而東方文本,或一般來說,繪畫和建築,他們的凝視點則似乎在文本或作品以外的地方——它無形承托其它活動。本次錄音為「凝視點」系列第三期。
[20E21.2] 凝視點:具體闡釋
by
Jinglong Yang
and
Zizheng Wang
JY
ZW
Published: Dec 10, 2020
凝視點,喚醒感知的一瞬間,或出現在樸素的場景,或發生於重要回憶之時。本次錄音為「凝視點」系列第二期。
[20e21.1] 凝视点:自然
by
Jinglong Yang
and
Zizheng Wang
JY
ZW
Published: Dec 03, 2020
重慶機場和北京銀杏步道的例子暗示人在任何環境當中對於感知美好事物的潛力。而這種感知機制和自然的關係則初步引出對於「凝視點」的探討。本次錄音為「凝視點」系列第一期。
[20E16] 穿過玻璃的景象
by
Jinglong Yang
,
Qin LIN
, and
Zizheng Wang
JY
ZW
Published: Jun 17, 2020
「玻璃」在時空營造(建築構造)上的使用,反映出當今我們的何種訴求?為何相比較之下,傳統住宅(vernacular architecture)對玻璃窗所構建出的「通透感」並沒有太多的青睞?本次討論進一步細化問題,為思考指出一些方向。
[20E4] 融入週遭的陰天之光 融入週遭的建築
by
Qin LIN
and
Zizheng Wang
ZW
Published: Feb 13, 2020
「光」在晴天和陰天中給人的不同感覺,讓 Zizheng 和林檎開始反思將其抽象元素化這種思路所忽視的方面——一種整體性。而在這種「抽象」思路下誕生的建築,它們能否融入周遭的環境,也變得微妙起來。
[20E1] 地鐵的孤立 土地的失聯
by
Qin LIN
and
Zizheng Wang
ZW
Published: Jan 23, 2020
Zizheng 對「地鐵」城市空間有某些擔憂。和林檎的對話使得這種擔憂逐漸變得清晰。
[20E15] 四方當代美術館的電梯
by
Danchen Zhang
,
Qin LIN
, and
Zizheng Wang
DZ
ZW
Published: May 07, 2020
由 Steven Holl 及其團隊設計的四方當代美術館裡面有一間很奇妙的電梯。
[20E1.1] Jinglong 回應[20E1]
by
Jinglong Yang
and
Zizheng Wang
JY
ZW
Published: Feb 06, 2020
「不單單是人在認知空間,那個建築本身也在認知空間。」
[20E1.2] 雯回應[20E1]
by
Shuowen Shen
,
Qin LIN
, and
Zizheng Wang
SS
ZW
Published: Feb 06, 2020
「所谓的历史感,是不是就是它会打破这种秩序?」
[20E6] 在文藝女神停留的場所
by
Qin LIN
,
Jinglong Yang
, and
Zizheng Wang
JY
ZW
Published: Feb 27, 2020
博物館是一個奇怪的場所。一方面敞開了尋常不可見的美的領域,一方面又以過度的陳列遮蔽它。(陳列?商品橱窗,通訊錄,照片,又何嘗不是如此?)在含义上它自相矛盾。保護,聚集藝術品,其實拒絕了藝術的偶然性。在博物館中可以收獲知識,卻不能取得靈感......
[20E16.1] 從萬神殿到 Apple Park
by
Qin LIN
,
Jinglong Yang
, and
Zizheng Wang
JY
ZW
Published: Jul 16, 2020
玻璃的使用或許讓「人」重新成為現代建築的中心。人在其中似乎及其自由。而這其中光影呈現的形態改變也較古典建築有很大區分。那麼究竟大體量的古典建築所產生的光影和玻璃通透感之下的光影,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