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WūJīMāChā
Search
Dashboard
caret-down
Login
Login or Signup
Intro
Essay+
caret-down
Dialogue
Store
Submit
Team
Architectural Observation
Tag
Created Jul 01, 2020
[21E01] 视觉主导,感官平衡,主動參與
by
Jinglong Yang
and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JY
Published: Jan 10, 2021
「就比如說有些專業叫視覺傳達,但你從來沒有聽說過一個專業叫聲音傳達的。」 西方思維由於至少從古希臘開始就以視覺作為感官主導,加之疫情期間出於健康原因對觸覺的限制,導致如今都市生活中人體感官運用極度不平衡。這或許間接能夠解釋為何「食物」和「性愛」會受到重視。 而「平衡運用感官對人類是有益的」這個判斷的前提是,個體主動參與而非被動接受
[20E21.3] 凝視點:閱讀和畫展
by
Jinglong Yang
and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JY
Published: Dec 21, 2020
西方文本的凝視點似乎在字裡行間,需要通過與文本面對面,持續的專注獲得。而東方文本,或一般來說,繪畫和建築,他們的凝視點則似乎在文本或作品以外的地方——它無形承托其它活動。本次錄音為「凝視點」系列第三期。
[20E21.2] 凝視點:具體闡釋
by
Jinglong Yang
and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JY
Published: Dec 10, 2020
凝視點,喚醒感知的一瞬間,或出現在樸素的場景,或發生於重要回憶之時。本次錄音為「凝視點」系列第二期。
[20e21.1] 凝视点:自然
by
Jinglong Yang
and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JY
Published: Dec 03, 2020
重慶機場和北京銀杏步道的例子暗示人在任何環境當中對於感知美好事物的潛力。而這種感知機制和自然的關係則初步引出對於「凝視點」的探討。本次錄音為「凝視點」系列第一期。
[20E16] 穿過玻璃的景象
by
Jinglong Yang
,
Qin LIN
, and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JY
Published: Jun 17, 2020
「玻璃」在時空營造(建築構造)上的使用,反映出當今我們的何種訴求?為何相比較之下,傳統住宅(vernacular architecture)對玻璃窗所構建出的「通透感」並沒有太多的青睞?本次討論進一步細化問題,為思考指出一些方向。
[20E4] 融入週遭的陰天之光 融入週遭的建築
by
Qin LIN
and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Published: Feb 13, 2020
「光」在晴天和陰天中給人的不同感覺,讓 Zizheng 和林檎開始反思將其抽象元素化這種思路所忽視的方面——一種整體性。而在這種「抽象」思路下誕生的建築,它們能否融入周遭的環境,也變得微妙起來。
[20E1] 地鐵的孤立 土地的失聯
by
Qin LIN
and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Published: Jan 23, 2020
Zizheng 對「地鐵」城市空間有某些擔憂。和林檎的對話使得這種擔憂逐漸變得清晰。
Connections
Replies (2):
•
https://www.facebook.com/AeonMagazine
[20E15] 四方當代美術館的電梯
by
Danchen Zhang
,
Qin LIN
, and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DZ
Published: May 07, 2020
由 Steven Holl 及其團隊設計的四方當代美術館裡面有一間很奇妙的電梯。
[20E1.1] Jinglong 回應[20E1]
by
Jinglong Yang
and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JY
Published: Feb 06, 2020
「不單單是人在認知空間,那個建築本身也在認知空間。」
[20E1.2] 雯回應[20E1]
by
Shuowen Shen
,
Qin LIN
, and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SS
Published: Feb 06, 2020
「所谓的历史感,是不是就是它会打破这种秩序?」
[20E6] 在文藝女神停留的場所
by
Qin LIN
,
Jinglong Yang
, and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JY
Published: Feb 27, 2020
博物館是一個奇怪的場所。一方面敞開了尋常不可見的美的領域,一方面又以過度的陳列遮蔽它。(陳列?商品橱窗,通訊錄,照片,又何嘗不是如此?)在含义上它自相矛盾。保護,聚集藝術品,其實拒絕了藝術的偶然性。在博物館中可以收獲知識,卻不能取得靈感......
Connections
Replies (1):
在野
[20E16.1] 從萬神殿到 Apple Park
by
Qin LIN
,
Jinglong Yang
, and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JY
Published: Jul 16, 2020
玻璃的使用或許讓「人」重新成為現代建築的中心。人在其中似乎及其自由。而這其中光影呈現的形態改變也較古典建築有很大區分。那麼究竟大體量的古典建築所產生的光影和玻璃通透感之下的光影,有何不同?
[21E05] 安藤忠雄:圖紙上有稜有角的幾何旋轉,到了現場全然不見
by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and
Zhiwei Gan
ZG
Published: Apr 22, 2021
芷維在參觀完建築師安藤忠雄前輩在上海的展之後,指出了前輩圖紙和建築現場的一大不同:那些在圖紙上旋轉的規則幾何原型,在現場親歷的時候,全都消失不見,藏匿在了自然光和陰影之中。這應該是前輩最為獨特的地方之一。
Connections
Replies (1):
Qin LIN
& 1 other
[21E09] 被一分爲二的身體:桌子的意味
by
Jinglong Yang
and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JY
Published: Jul 16, 2021
「(人體)形態會約束思想內容。」桌子,作爲傢俱的一種,是更貼合人體尺度的時空結構。它與傳統的「建築空間」同等重要。當我們隔着桌子坐下交流時,不論是傾聽者還是表達者,身體都被桌子一分爲二。這意味著什麼?
[21E10] 當現實空間轉變爲社交網絡時間軸
by
Jinglong Yang
and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JY
Published: Aug 01, 2021
「有一種奇妙的感覺: 你在物理空間遇到的人類,就好像是你在刷朋友圈的時間軸遇到的人類。」互聯網公司線下實體商鋪將線上的虛擬交互邏輯移植到原先的線下現實空間。在如此時空,虛幻中藏匿着真實。生活因此變得更加複雜且更有挑戰性。
[21E13] 過渡性空間:換站通道,兩樓之間
by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and
Jinglong Yang
JY
Published: Nov 14, 2021
都市中的過渡性空間——從一座房子到另一座房子,從一家商店到另一家商店,從地鐵口到站臺,所需要經過的地方——對人們的影響與單獨建築物同樣重要,且更加潛移默化。
[22E01] 亮度、清晰度
by
Jinglong Yang
and
Wang, Zizheng | 王子正
JY
Published: Jan 01, 2022
现代建筑对于光照的大量需求,究竟来自于怎样的缺失?黑暗之中的事物能否保持清晰?Zizheng 和 Jinglong 從光的性質談起,思索著數字時代人與物的交互方式。
[22E01.1] Movement, Life, Taking a Stand:聽衆回應
Published: Apr 16, 2023
本期聯繫往期播客,以回應譚沛然來信中文章《透明、无菌、纯粹:现代主义设计的秩序迷恋》。相較於包豪斯,文藝復興的作品擁有「movement」;因爲這種 movement,創作擁有了生命。因爲有了所堅信的而非模棱兩可的,生命力才得以爆發。建築從此不再是一個器皿,人也不再是標本。Life, such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