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WūJīMāChā
Search
Dashboard
caret-down
Login
Login or Signup
Home
Podcast
Essay+
caret-down
Project
Donate & Contribute
二〇二一・冬
Issue
Created Dec 27, 2021
本期內容已全部發佈。
請通過
RSS
、
郵件通訊
、
Telegram 頻道
或
Twitter
免費訂閱未來更新。
篇目
屏幕與痕跡
Published: May 24, 2020
「觀察靜物,如觀察桌子上的杯子,瓶子,和觀察會動的屏幕,是不一樣的。靜物「在」時間中。這也是「靜」字的本來含義,即歸其所屬(歸根曰靜)。屏幕作為工具雖然也在時間中,它呈現的內容卻不「在」時間中,映像憑藉自身移動的韻律而存在,僅以此存在。它脫離於物。時間成為了非時間的載體。觀察者無意識地被隔絕了。」
思考,在數字媒介中
Published: Nov 19, 2021
「關閉屏幕,窗外的陽光傾泄到桌面,瀰漫至黑色鏡面,映出面龐。我們在數字媒介中。意識隨目光由鏡像回歸真實世界中的自身,觸發好奇。思考隨之而來。」
Connections
Supplements (5):
Jinglong Yang
•
Jinglong Yang
•
Jinglong Yang
& 1 other
•
Jinglong Yang
•
Jinglong Yang
論身體的整體感知
Published: Nov 19, 2021
「數字時代極令人擔憂的一點是人的肉體感知的喪失。感知,並非意識對局部肌肉群的控制,而是指整體的感受能力,它的來源與意識不同。電子設備的通訊,商業界的告示牌,以及種種以「陳列」為形式的場所,它們潛移默化地分散了人們凝視的方位,影響着肉體。凝視通過雙眼,而無關乎視力。傾聽的時候,雙眼依然在場。人無時無刻不處於凝視的狀態中。恍惚僅是極分散的凝視而已。」
死亡、身體和舞臺
Published: Nov 19, 2021
「......這個問題在今天變得如此復雜。奧德修斯說,所有活著的凡人,都不外是幻形虛影(《埃阿斯》 125-26)。我們相信他的話時,或許也在相信,所有陰影世界的人和物,都還活在此間,還是「我們」的一部分。」
浴恩館的小憩
Published: Nov 19, 2021
「本無可以回憶的場所,只一再想起東京站紅磚嵌灰的鐘樓,典朴,雅致,似真如幻,佇立在霧濛濛的天色下。一干旅色疲憊的行人,只往來,往來,像極了了斷塵緣的僧眾,剛愎而決絕地步行著。明明無人相會,無處重逢,卻彷彿和什麼相會過,重逢過了。家是什麼呢?一種心情的開闊,思索的徒然,那麼遠,那麼長,那麼不可思議,悉集於此,這就是家。」
讀者評論(即將發佈)